KMS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CAS
新疆南部转基因棉区棉铃虫种群长期动态研究/Long-term Dynamic Chang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Population in Bt Cotton-growing Areas in South Xinjiang[J] | |
张娟; 马吉宏; 芦屹; 王佩玲; 李贤超; 吕昭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06;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昆虫教研室,新疆石河子,83200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 |
2013 | |
Source Publication | 干旱区研究
![]() |
Volume | 30Issue:3Pages:520-526 |
Abstract | 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在新疆南部推广已超过10 a,为探索Bt棉大面积种植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动态的影响,于1999-2010年使用诱虫灯监测了Bt棉大面积种植区域(麦盖提)和非Bt棉大面积种植区域(阿瓦提)棉铃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新疆南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棉铃虫害较重,2000-2004年种群数量保持较高水平;自2005年Bt棉大面积推广以后,Bt棉区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棉铃虫种群数量随Bt棉种植比例的上升而下降(P<0.05);随着Bt棉大面积推广年数的增加,Bt棉区棉铃虫各代种群数量均逐渐下降,第二代种群数量和高峰期蛾量下降速率均较越冬代和第一代快,且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相对丰富度也逐渐下降.因此,新疆地区Bt棉的大面积种植能较好地控制棉铃虫的种群数量,而且对第二代棉铃虫种群的控制效果最好. |
Keyword |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种群动态 灯光诱集 转基因抗虫棉 新疆 |
Funding Organization | 院地合作专项 ; 院地合作专项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 院地合作专项 ; 院地合作专项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
URL | 查看原文 |
Language | 中文 |
Funding Organization | 院地合作专项 ; 院地合作专项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 院地合作专项 ; 院地合作专项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3862 |
Collection | 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
Corresponding Author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06;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昆虫教研室,新疆石河子,83200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张娟,马吉宏,芦屹,等. 新疆南部转基因棉区棉铃虫种群长期动态研究/Long-term Dynamic Chang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Population in Bt Cotton-growing Areas in South Xinjiang[J][J]. 干旱区研究,2013,30(3):520-526. |
APA | 张娟.,马吉宏.,芦屹.,王佩玲.,李贤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013).新疆南部转基因棉区棉铃虫种群长期动态研究/Long-term Dynamic Chang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Population in Bt Cotton-growing Areas in South Xinjiang[J].干旱区研究,30(3),520-526. |
MLA | 张娟,et al."新疆南部转基因棉区棉铃虫种群长期动态研究/Long-term Dynamic Chang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Population in Bt Cotton-growing Areas in South Xinjiang[J]".干旱区研究 30.3(2013):520-526.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