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CAS
近30 a来开都河上游径流量变化的气候响应/Response of Runoff Volum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Kaidu River Basin in Recent 30 Years[J] | |
王维霞; 王秀君; 姜逢清; 彭冬梅;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球科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美国马里兰州20740 | |
2013 | |
Source Publication | 干旱区研究
![]() |
Volume | 30Issue:4Pages:743-748 |
Abstract | 利用巴音布鲁克水文站1980-2010年逐日径流量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30 a来开都河上游4-9月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同时,基于同期巴音布鲁克气象站气温、降水资料,探讨开都河上游气温与降水变化对春季径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开都河上游年径流量在过去30 a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4-6月月平均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7-9月径流量增加明显.虽然年径流量主要分布在夏季,但年最大日径流量大多发生在春季4、5月份.进一步分析表明,前期冬季降水量与当年春季增温均对春季径流量有极显著的影响. |
Keyword | 径流量 年最大日径流量 气温 降水 开都河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新疆 Runoff Volume Maximum Daily Runoff Volume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Kaidu River Basin Bayingolin Xinjiang |
Funding Organization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
URL | 查看原文 |
Language | 中文 |
Funding Organization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3872 |
Collection | 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
Corresponding Author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球科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美国马里兰州20740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王维霞,王秀君,姜逢清,等. 近30 a来开都河上游径流量变化的气候响应/Response of Runoff Volum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Kaidu River Basin in Recent 30 Years[J][J]. 干旱区研究,2013,30(4):743-748. |
APA | 王维霞.,王秀君.,姜逢清.,彭冬梅.,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球科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美国马里兰州20740.(2013).近30 a来开都河上游径流量变化的气候响应/Response of Runoff Volum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Kaidu River Basin in Recent 30 Years[J].干旱区研究,30(4),743-748. |
MLA | 王维霞,et al."近30 a来开都河上游径流量变化的气候响应/Response of Runoff Volum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Kaidu River Basin in Recent 30 Years[J]".干旱区研究 30.4(2013):743-748.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