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CAS
新疆西准噶尔萨吾尔增生弧-增生楔及其意义 | |
陈艺超 | |
Subtype | 博士 |
Thesis Advisor | 肖文交 |
2017-05-01 | |
Degree Grantor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Place of Conferral | 新疆乌鲁木齐 |
Degree Discipline | 工学博士 |
Keyword |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 萨吾尔岛弧 增生杂岩 增生弧 |
Abstract | 增生型造山带是近年来国际大地构造学研究前沿。增生型造山带发育大陆侧向生长、地体拼贴、洋底高原俯冲等过程,蕴含了极有价值的大陆动力学演化信息,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新疆北部的西准噶尔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两翼弯折接合的部位;这一区域晚古生代发育强烈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因此,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板块边缘的拼贴过程和产生的岩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厘定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北翼成吉思岛弧北侧蛇绿岩带构造属性及其增生过程,本文开展了大比例尺填图等野外构造解析和相应的实验室分析,解剖了萨吾尔岛弧及其对应增生楔的物质组成、就位方式、生成时序等等方面的特征。取得以下主要创新性成果:(一)首次识别出塔尔巴哈台增生杂岩,确定其以 OPS 地层为主的蛇绿混杂岩、构造混杂岩、沉积混杂岩和连续单元为典型组合,发育北倾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系。(二)首次在萨吾尔岛弧南部找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弧岩浆,在新疆西准噶尔北缘建立增生弧模型,成功解释了萨吾尔岛弧岩浆向南迁移现象和弧岩浆不断侵入增生楔现象。(三)揭示了塔尔巴哈台增生杂岩南部和北部分别从属于成吉斯弧和萨吾尔弧,在研究区建立了双向俯冲、增生楔对增生楔碰撞的构造模型,二者之间洋盆闭合不早于晚二叠世。这些创新性成果为理解中亚造山带南部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精细过程,解决其构造格局与闭合时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理解其它造山带增生楔-增生弧的结构与组成具有重要的启示与示范作用。 |
Subject Area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学位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4775 |
Collection | 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
Affiliation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陈艺超. 新疆西准噶尔萨吾尔增生弧-增生楔及其意义[D]. 新疆乌鲁木齐.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陈艺超-2017.pdf(13501KB) | 学位论文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